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我国科学家找到防范艾滋病发病新方法

2012-07-23 08:04:38新华网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原本用于治疗因艾滋病导致肺部感染的药物,具有防范艾滋病毒复制的新作用。这意味着,艾滋病毒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杀灭。

  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炳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以喷他脒为主要成份的药物可以“切断”艾滋病毒的整个生命周期,阻止艾滋病毒自我复制,保护人体免疫系统,并最终达到防范艾滋病的目的。据介绍,这种药物最初是由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研发投产的,目前已过了专利保护期。

  从感染HIV病毒到发病,平均需要10年时间。在潜伏期里,艾滋病毒侵入人体免疫细胞,借助免疫细胞和人体蛋白进行病毒的复制、扩散,来逐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当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抵御病毒的袭击的时候,艾滋病的症状才会出现。

  在多年的研究中,沈炳辉发现人体内一种叫做FEN-1的蛋白在艾滋病毒的复制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如果HIV生活周期中必须的这种蛋白被破坏了,那么艾滋病毒就无法完成复制。”沈炳辉说,他们研究发现,这种药物可以有效切断这一蛋白的分子,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这样进入人体的艾滋病毒就无法进行大量的复制,也就不能够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致命伤害,少量的艾滋病毒甚至能够被健康的免疫系统清除。

  与现有大多数针对病毒本身进行的“靶向治疗”有着根本的不同,浙江大学这项研究针对的是人体自有的一种蛋白。目前市场上的艾滋病药物大多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人体自有的蛋白性状稳定,将可大大延长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采用这一治疗方法,治疗的费用也将更为低廉。据介绍,目前疗效较好的“鸡尾酒疗法”,平均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每年的花费高达2.2万美元。课题组成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英杰教授说,从“预防”的角度考虑用药,或许能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的思路。

  沈炳辉告诉记者,去年4月,中方研发人员已联合美国一家癌症研究中心,共同就这一成果在美国取得了发明专利。专家们将这一药物进行了改良,并计划于年内以胶囊的方式在美国进入临床实验。第一期实验中,将有80余名志愿者服用药物。

  沈炳辉表示,该药将主要针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这一部分人群已经成为了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源。专家预计,要完成三期的临床实验,至少需要8-10年。如果能够顺利上市,人类将有望从源头上防范艾滋病的发病。

(责任编辑:陈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