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黑人更容易患艾滋病

2009-11-05 07:04: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科学界发现,非洲裔人士在基因进化中出现的一种基因变体使他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增加,这可能就是艾滋病在非洲蔓延得特别迅速的原因。

  科学界发现,非洲裔人士在基因进化中出现的一种基因变体使他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增加,这可能就是艾滋病在非洲蔓延得特别迅速的原因。

  研究报告由一个英美科学小组撰写,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黑人更容易患艾滋病


  研究对象为一批美国空军,其中超过一千二百人带有艾滋病毒。小组二十二年前开始对他们进行跟进研究,其间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变体,把其命名为“达菲─阴性”(Duffy–negative)。

  令人吃惊的是,这变体几乎只出现于黑人体内,而拥有它的黑人之中,有九成对艾滋病极为缺乏抵抗力,感染病毒的几率较没有这变体的人高出四成。小组指“达菲─阴性”在非洲很常见,并估计该洲有二百五十万宗(百分之十一)的爱滋感染个案与“达菲─阴性”有关。

  研究小组成员、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罗宾.韦斯肯定“达菲─阴性”是艾滋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迅速蔓延的成因之一,又说这项研究是科学界首次发现基因会导致人类容易感染艾滋病。联合国估计该地区有二千二百五十万人携带艾滋病毒,在全球艾滋病毒携带人口(约三千三百二十万)中占了超过三分之二。

  研究小组推断,非洲人的身体进化出“达菲─阴性”,是为了增强对疟疾原虫“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的抵抗力。韦斯认为它的确增强了对最致命疟疾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前身品种的抵抗力。

  艾滋病在1910年才开始侵袭人类,与疟疾相比是一种新病毒;“达菲─阴性”的演化本来该对非洲人存活有利,爱滋的出现却给他们带来另一场危机。美国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专家马修.多兰说,这现象显示,当今人类容易感染某些较新的疾病,可能与某些旧时的严重疾病有着复杂的关系。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39健康网艾滋病频道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艾滋病
  • 齐多夫定注射液

    齐多夫定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感染。[详细]

    去看看 ¥0.0
  • 更昔洛韦注射液

    1.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2.亦可用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用于巨细胞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艾滋病患者预防发生巨细胞病毒疾病。[详细]

    去看看 ¥0.0
  • 注射用胸腺肽

    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包括:1.各型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肝硬化等;2.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4.各种恶性肿瘤前期及化疗,放疗合用并用;5.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6.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7.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8.老年性早衰、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9.多发性疖肿及面部皮肤痤疮等,银屑病、扁平苔藓、鳞状细胞癌及上皮角化症等;10.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等。[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艾滋病专家更多
  • 党亚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在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等);各种感染性腹泻、肺部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等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覃超礼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性病: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等。 各种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皮炎等。 激光冷冻治疗:除痣,除疣。

  • 胡国信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年。擅长肝病科: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染科:出血热、艾滋病、出疹性疾病以及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诊断与治疗。全国重型肝炎肝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高等院校骨干教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分会常委,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发表论著30余篇,编辑专著2部。  Chief Physician, Associate Professor, Master of Medicine. In infectious diseases, clin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r 20 years. Good a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 subjects: various types of viral hepatitis, liver fibrosis, cirrhosis,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drug-induced hepatitis, fatty liver and other diseases.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emorrhagic fever, AIDS, rash illness and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arrhea and other diseases. Fulminant hepatitis, hepatic fail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Province New Century Talents, academic and technology leaders of the provincial health department, the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backbone teachers, Jiangxi Province in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h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ranch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1, presided over and complete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a the subject and a number of provincial departmental level above, published on more than 30 articles, edited monographs 2.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