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艾滋患者”的“患病”经历

2010-06-23 07:2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丽日购物广场(江北店)附近的某咖啡厅里,38岁的李某戴着眼镜,神情呆滞,坐在咖啡厅卡座的一角。窗外阳光明媚,草坪透着绿意,然而这一切对于李前刚来说都是灰色的。因为,他认定自己是“一个未能被检测出来的艾滋病患者,时日不多”。生活对于他来说,早在4年前就已经失去了原先的五彩斑斓,有的只是灰黑两色。

  曾先生也是现在李某不多的朋友里的一个,与李某相识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他认为李某得的可能是忧郁症:“他的心病应该是在工作的单位引起的,因为在单位混得不好,心情肯定不好受,想法太多、太乱了,自己就忧郁了。”

  “恐艾症”决非孤立个案

  他们大多和李某一样拥有相似的“高危体验”,并在刺激之后感觉身体不适;他们坚持自己身患重病,但多次检测的结果却不支持他们可怕的坚持。由此国内知名的艾滋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给出的结论是,他们得的只是一种心理疾病:“恐艾症”。这个结论基本上是学界共识。

  实际上,李某事件并不是孤立个案,至少有一大群人,承受着李某类似的痛苦。他们大多和李某一样拥有相似的“高危体验”,并在刺激之后感觉身体不适;他们坚持自己身患重病,但多次检测的结果却不支持他们可怕的坚持。

  为此,他们甚至专门在网上建立起QQ群来相互交流。他们认为自己患上了一种新的未知疾病——— “可能是隐性艾滋病,或者是艾滋病病毒变异了”,用目前检测手段检测根本检测不出来。据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的4家艾滋病临床权威机构披露,他们每年都接待几千名这样的“病人”。 事实上,国内艾滋病领域的权威医学专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群体。

  国内知名的艾滋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他不仅关注这个群体多年,还累计跟踪调查过40名类似病人,并对他们的免疫值做过实验室检测。李太生还给这40个人做了CD8激活亚群的检测 (一种艾滋病检测方法),但指标全都不高,这不仅排除了艾滋病,还排除了被其他一些病毒特别是在免疫系统及血液中活动并复制的病毒感染的可能。“这就否定了他们所称的感染艾滋病变异病毒或隐性艾滋病的说法。”李太生说。

  由此李太生给出的结论是,他们得的只是一种心理疾病:“恐艾症”。这个结论基本上是学界共识。记者了解到,桂希恩、蔡卫平、时代强等目前国内艾滋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也一致认为,这一人群所主诉的症状并不构成真正医学意义上的症状。

  李某和其他类似病人所反映的病情均被医生一一驳斥,他们说发烧,医生经过仔细测量,好多并不烧;他们说舌苔白,医生认为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舌苔发白;他们说淋巴结肿大,医生认为,全身两个部位以上、直径1厘米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的情况,才叫持续淋巴结肿大,而他们却不是;他们说皮疹,医生说,没有一个人的皮肤不是完好无损的,在他们身上没有发现临床意义上的皮疹。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就表示:“心理障碍、精神高度焦虑都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而引起免疫力低的疾病又有很多,谁敢说免疫力低就是艾滋病?”

  李某曾前往深圳北大医院知名艾滋病专家冯铁键处咨询,得到的答案也是类似上述专家一样的说法,未患艾滋病,是“恐艾病”,建议寻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和其他同类病人一样,李某显然并不接受只是恐艾心理的结论:“我知道你们这些人的想法,你们不能理解但我确实觉得自己得了病。我时日不多,不想和你们争执这个。”

  记者观察

  消除“恐艾症”需要社会宽容

  与李某面对,总是令记者扼腕。这个步入壮年的汉子,本应引领自己的小家庭一步步迈上幸福生活,却在此刻被“伪艾滋病患者”所拽住,陷入“自编自导”的危机当中。

  正如任何一场灾难的发生,在事后看来,有多种可能完全能够避免,但最终还是发生了。倘若25岁那年没有一次高危性行为;倘若单位体检与谣言并没有在那么紧凑的时间内骤然出现;倘若李某本人的心理并不是那么孱弱,足够强大,面对谣言毅然用事实反击……或许就能避免出现这场最终会导致他家庭陷入困窘的危机。

  溯本追源,这场危机的起因来源于当下社会对艾滋病患者极度不宽容心态。从谈艾色变,面对病人惟恐避之不及到“他活该,谁让他自己不自重”等等类似的话语,无不折射出当下社会许多人对此的态度。几乎每一个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都很脆弱、敏感,对生活悲观失望,心理接近崩溃的边缘。即便是如李某这样,一个在医学上被认定为非艾滋病患者,面对人们的谣言、鄙夷的眼光和异样的表情,他选择了“自我封闭”。

  我想这场危机的起源也在于我们当下现代社会仍旧存在对科学不尊重、不相信的态度,以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处世之道。“艾滋病并非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被截断,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这样的宣传和说法稍有留心已经是随处可见,但真正深入人心的却仍然是面对“艾滋病”这个字眼的恐惧与逃避。比如记者的家人,在获知记者要采访一位“艾滋病患者”之后,便几次电话要求不要接受这个任务,即便是记者费劲口舌解释,她依然激烈反对。

  “艾滋病只是一种病,他们只是患者而已。面对病人,我们更需要的是少一点猜测,多一点了解,少一点排挤,多一点关爱。”这样的呼吁与宣传在当下强大的社会群体心理面前,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但无疑,这也是避免类似李某灾难的最好办法。

  事实上,在国外艾滋病患者保护方面好的经验非常多,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例如,南非等国家直接把对艾滋病患者的人权列入宪法中,在英国,法律里面写进了对艾滋病人的利益保护。在治疗方面,像北欧一些国家,不像我们把艾滋病单独隔离出来,而是把他们和像肝炎病人什么的放在一起进行治疗。事实证明,这种作法的效果非常好。艾滋病人群得到了控制。这都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中国已允许外国艾滋病患者来中国,我们消除 “恐艾症”,更需大家一道努力!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李太生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感染内科

李太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感染内科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曾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分会主任委员。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他人引用超过2500次,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此外,还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代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发热待查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特别策划
恐艾症
    擅长恐艾症专家更多
    • 赵约翰副主任医师潍坊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恐艾症、睡眠障碍、心身疾病、异常性心理、青少年心理及成长问题的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有独到研究...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